导语:一座3000年的山西古墓,挖出一“倗国”尚红网,考古队急请北京专家
生活在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北村的许多村民,在一天夜里被一巨大的声响吓醒。村里的巡视员匆匆忙忙的赶到村北边的麦田时,发现了几个深坑。想到这几天村里来了不少陌生人,巡查人员立即意识到有人在盗墓,于是立即向文物部门报告了情况。
随后,山西省考古队就到达了现场,发现在一片被严重践踏的麦田里,共有9个盗洞散落,还有许多盗墓者留下的工具和文物。通过勘探,考古队发现横北村下是一个大型商周墓群。整个墓园占地面积3.5万多平方米,已发现墓葬1300多座,其中包括几座大型中国式墓葬。陵墓的主人很可能是当时的诸侯级别的人物。
在首批大型1号、2号墓中,考古队共清理出珍贵文物超1.4万件,其中中国珍贵青铜器、玉器数十件。在2号墓中,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刻有铭文的青铜鼎,上面刻有“倗伯乍毕姬宝旅鼎”,并翻译成普通话,倗伯为毕姬做的一件青铜鼎。
展开剩余65%短短一句话,却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。首先,二号墓的主人应该是王妃尚红网,名叫毕姬,倗伯是国家的君主。既然2号墓是王妃的墓,那么她旁边的1号墓大概就是国君的墓了?随后的发掘证实了考古学家的推测。
他们从1号墓中清理出16件青铜器,其中8件刻有铭文。根据这些记录,考古队确定1号墓和2号墓是国君和他的妻子的合葬墓。倗国在史料中从未出现过。历史学家一直认为横水地区,属于晋国统治,但倗国墓的发现否定了这一观点。上海博物馆馆藏有一件青铜器,上面写着:“晋侯令……追于倗,休又禽。”意思是:晋侯爵派人追杀敌人,停在倗国边境。说明晋国周围确实有一个倗国。
考古学家说,在整个考古过程中,最激动人心的是发掘出了国君夫人墓。虽然是国君夫人妃墓,但其墓的规模和出土文物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丈夫国君。专家认为,毕姬的“姬”很可能是姓,说明她应该是周朝的皇室女子,甚至是周天子的女儿,因此比国君享有更高的待遇。
一号墓还出土了一件千年珍宝。考古人员在第五天发掘的红土墓遗址中,意外发现了丝织品的痕迹。这一发现震惊了现场所有人。三千多年前的丝织品能保存下来,真是个奇迹。
然而,下一步的开采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困难的。考古队经过研究,决定所有人都应撤离墓穴,并立即向西安、北京等地的专家请示技术指导。北京专家赶来后,考古队从墓穴中慢慢提取了十平方米的丝绸。据专家鉴定,这种丝织物被称为“帏荒”,用来覆盖棺材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
部分信息参考:观察者网尚红网
发布于:天津市恒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